美国博士含金量高吗?

司健壮司健壮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这个问题好像有点久远了,不过我还是很乐意再答一回。 首先,美国的博士学位是分学科的,不同学科之间的评判标准差异很大,所以不能笼统地说美国的博士学位的含金量如何。比如,我的本硕博都在美国同一个学校同一个专业完成,那我的博士学位的评定是以我读博期间在学术期刊上发表的研究论文为标准的(虽然我的研究方向是偏应用的非量化研究);而我在校期间及毕业后跟另一个同学一起做的定量研究得到的结果如果发表在顶级刊物上,那个同学的博士学位的评定就是以这篇论文为标准来评判的,他的这一篇论文就是他评定的依据。这就是说,以一篇论文定英雄,每个学科的情况都不一样。

除了论文外,有的项目需要申请者在入学时就提出一个研究计划并执行,最终可能以该研究计划的完成情况作为是否授予学位以及授予何种等级学位的标准。在申请之前想清楚要读的项目是以什么标准为评定学位的标准很重要(虽然很多项目的宣传材料是不会具体提到这一点的,但是聪明的申请者会向导师咨询)。因为一旦进入了这个项目的学习并且完成了规定的学分,想换到别的项目是非常困难的,尤其是到了研究生这个阶段。也就是说,在选择项目的时候就是选择了一种学习模式和评价体系,一定要想清楚自己是否能够适应这种模式和评价体系。

从题主的话里似乎觉得题主是想申请来美国读博士。那么请问一下,你是想读哪个专业呢?这个专业的国外留学体系是怎么样的呢?以美国为例,大多数的专业都是PhD,也就是做research的,这样的教育背景在美国找工作比较容易。但是有些专业是Master of Science in (MS, MSC等等),这是更加侧重应用型的硕士课程,毕业后的就业情况根据行业而定。这些不同的学位的授予体系是不一样的,对申 请者来说所需要具备的条件也是有所差别的。以我的经验来说,很多时候条件差不多的人申请的学位类型不一样的话最后得到的培养方式和质量是有差别的。所以建议你先想清楚到底是想读PhD还是想读ms,然后弄清楚这两个学位的要求后再定夺。

花蕊石花蕊石优质答主

读博前,我觉得我的学术能力很差。 读完博后,我觉的我其实挺不错的(虽然我还是觉得自己的论文写的垃圾)。因为我在博士期间学到的东西是我以前想也不敢想的,让我有了一种脱胎换骨的感觉。 因为我是学统计的,所以我对这种变化很敏感——从本科时期的“数据处理”到研究生阶段的“数据分析”“量化分析”再到PhD期间的“统计分析”“计量经济理论”的转变。

而且这些知识不仅仅是书本上学过来的理论知识,而是在现实案例中的实际应用以及如何运用这些技术来解决实际问题。比如说我之前做的一个关于儿童自杀的项目中是如何进行定量分析、怎么找到合适的模型拟合以及怎么使用spss软件完成最后的统计结果的呈现等等都是我在读博的过程中学到的。 除了学到很多新的知识和技能外,还有对我个人性格的塑造也是不可小觑的。比如之前我是个特别内向的人,但是我现在已经能够自如的和陌生人进行交流了;之前遇到事情不敢发表意见或者不敢直接拒绝别人是常事,但是现在我已经可以非常坚定的说不,并且知道为什么说不的理由!

最重要的是我学会了对自己负责,不再把希望寄托于他人身上。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