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国内商科博士难度大吗?

伏芮贞伏芮贞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谢邀~ 首先,从申请难度来谈谈这个问题。 众所周知,国内的博士录取都是“先选导师再选学校”,而国外很多学校的博士录取则是“先选学校再选导师”。两种模式有何区别呢?以我个人的经历来看,国内选导师就好比相亲,你第一眼看到的是不是TA的样貌和气质,是否让你觉得舒服,有没有心动的感觉;而国外选学校则是选对象,你能不能适应TA的生活、TA是不是最适合你的那一个。

所以相比之下,国内选拔的弹性更倾向于主观,而国外的选拔则更加客观理性。对于申请者来说,在国内选导师有时候真的就是一“搏”了!因为选择的不确定性太大。当然,你可以说,那我多申请几个学校不就搞定了吗?然而现实的情况是,每个学校对博士候选人审核的标准不一样,录取的要求也有差异(尤其是商科这种“宽进严出”的学科),万一你没有提前打听到某某学校偏好某一类背景的申请人,而你恰巧符合该要求,那么你就成了幸运儿~反之亦然。所以在我看来,国内商科博士申请的难度取决于你选择的院校以及专业的偏好,如果碰到合适的“另一半”,自然是水到渠成;否则只能遗憾分手。

其次,从就业角度谈这个题目。 在我个人的职业规划里,最初的想法是在美国读完MBA后回到国内创业。我在选校时候的重点在于确定学校是否有足够的资源给予学生,至于项目是否排名靠前其实不在我的考虑范围内。我在早年前申请了UW(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的MBA,也拿到了全奖。后来由于一些个人家庭的原因,我还是放弃出国读博的机会,而选择了在职读个Master by Coursework。虽然最终没有能够留在美国工作,但我仍旧十分感谢当年的选择,因为我在美国所接受的商业教育让我有了全球化的视野,让我有机会与来自世界各地的同学和老师一起交流并拓宽人脉。

回国之后,我发现我自己具备了一个海外留学生特有的优势——敢于冒险和尝试新的东西。因此我放弃了已经有所起色的工作,毅然决定辞职去创业。也许很多人觉得我冒失,但是我相信机遇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如果没有当年坚持留学的梦想并且为此付出努力,那我可能会一直待在舒适区,可能不会拥有现在这样的勇气。所以说,选择留学,无论是为了深造还是为了找工作,其实都是一种进取的选择。

子花婷子花婷优质答主

个人感觉,主要取决于你的研究方向和导师的偏好(这里其实包括学校层面)。 当然,如果你是冲着学历去的(因为国外很多硕士是水货项目,如果你能拿到好学校的博士学位,那肯定比硕士含金量高多了!)那就另当别论了哈~

就我个人而言,我是先拿到了硕士学位才申请的。当时有2个offer,一个是UIC香港中文大学MFE,另一个是NUS新加坡国立大学应用金融,我最后选择了后者。至于为什么,是因为我觉得我的研究兴趣是在新加坡这边的教授这边能够得到满足的;并且这个项目里有很多大陆学生,对于语言上交流是没有问题的。而且这个项目的课程设置比较有意思,每门课都有很多实践的内容比如模拟交易、量化分析等。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