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类型学校区别?
作为一个在河北地区,从县中到市重点到省重点都待过几届的“老”老师,我可能比您更了解一些关于学校类型的问题。 按学校性质分,目前有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两种;按办学层次分,有小学、初中和高中学段,每个学段又分为普通学校和特色学校(这里所说的特色并不是指有特长的学生才会被录取的意思);按教学组织形式分,有全日制学校和走读制学校;按硬件设施划分,有一般学校和寄宿制学校;按学生来源划分,有就近入学学校和外地生源学校等…… 这么多的分类方式,难免让人眼花缭乱。不过只要了解几种典型学校的类型特征,其他的就容易理解了。
1.公立学校:以政府财政投入为主的学校。其经费来源于财政拨款、征收学杂费以及接受社会捐赠等方式。目前,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公立学校主要是公办学校,实行国家统一规定的免费义务教育制度。
2.民办学校:由社会力量出资举办,具有企业法人资格,依法取得教育许可证的学校。其办学经费主要来自企业或个人等的投资或捐赠。民办学校的经费来源除了办学经费外,还包括学生交纳的费用和获得的收益。
3.中小学:是指从事义务教育阶段教育的学校,一般为公立学校,部分地方有民办的。
4.九年一贯制学校:指的是校址固定,实施九年义务教育的九年一贯制学校。
5.寄宿学校:指的是为学生提供住宿条件的学校。一般的寄宿制学校都是9年一贯制、6年小学制或者3年初中制的学校,这种学校一般在乡镇上,规模较小。
6.外国语中学:大多指开设外语课程,注重外语学习的初中学校。
7.重点中学:一般是地区范围内教学质量较好的学校,一般由当地教育局评定。
8.一般中学:相对于重点中学而言,教学质量稍差的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