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没有德国严谨吗?

訾玥桐訾玥桐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作为一个在澳大利亚留学并已经在澳大利亚工作多年的中国人,可以负责任地说, 澳大利亚确实没有德国那么严谨和严肃——从教育体制、文化传统、法律条例、政府职能到民众生活,方方面面都是如此。

但这是否意味着它是一个“低效”的国家呢?我的答案是否定的。 为什么这么说?且听我慢慢道来……

(一)为什么澳大利亚没有德国那么严谨和严肃 在中国,学生时代所接受的价值观就是要刻苦学习,争取考上好大学;而到了澳洲,同样要考大学,但很多留学生会先选择就读移民专业,因为移民专业普遍“相对容易”毕业。 所以从学习制度上看,中澳两国大学的层次认定机制就有所不同。

举个栗子:在澳洲,如果某学生的高考成绩只能申请读二本,那他在国内是没有任何学校愿意录取他的,而在澳洲,他却有机会冲击顶尖名校。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澳洲大学的入学门槛其实更低一些。

澳洲大学除了对高中毕业生的选拔外,还有对本科转学生的选拔,这个比例在每年新入学的学生当中占10%左右,这些学生往往是因为在本校念书期间对所学的专业不满意,或者是对学校的教学方式不认可,从而选择转学出国。他们在国内所修的学分一般都能得到承认,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说,他们能在新的环境中免修部分课程,大大缩短了学习的时长。 但无论是什么情况的学生,只要他们完成了所有课程学习及考试,并且通过了学校的毕业要求,就能获得同样的毕业证书。所以从学生个人角度来说,其取得文凭的难易程度是没有区别的。

另外,和中国高考一考定终身不同,在澳洲,学生们有多次机会来调整自己的学习计划,这也就使得他们能够根据自身的情况及时调整学习节奏、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这种灵活度也是让许多留学生觉得澳洲留学“简单”的原因之一。

当然,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过分的宽松自由必然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过于宽松的管制措施容易导致部分学生在面对陌生的文化和语言环境时产生懈怠心理,从而丧失努力的方向和目标。

(二)澳大利亚到底是不是一个“效率低下”的国家 从社会的层面来看,每一个国家由于社会制度和历史文化的差异,在处理公共事务的时候势必会有一些不同的做法。

有人说,澳大利亚因为地广人稀,所以没必要搞公共交通;也有人说,澳洲政府拥有世界上最庞大、最稳定的投资体系,用来支持本国的基础建设。

那到底谁是对的? 我的观点是:澳大利亚没有刻意的去追求某个项目的“效率最大化”,而是在力求平衡各方利益的前提下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 比如说,大家一直在诟病澳洲的公共交通落后,出行主要靠私家车。但其实,澳洲城市的中心城区是有严格的限高限标的,超过一定高度的建筑必须配备升降机或电梯等交通工具以便于居民出行。所以在地上,你很难再看到20层以上的高楼了。而在郊区,交通不便的地区的房屋建造成本又要远高于市区。这样一套机制的存在,一方面保证了土地利用的效率和经济的繁荣,另一方面也给公共交通留下了充裕的空间(毕竟城市中心区域人口密度大,公交系统肯定是要照顾到的)。

再比如,最近大火的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的大堡礁保护问题。作为世界七大自然景观之一,大堡礁一直是澳大利亚引以为豪的自然文化遗产。为了保护大堡礁及其周边海域生态系统的完整和健康,澳大利亚政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的保护政策,包括禁止潜水员自行深潜到大堡礁下方区域、建立海上围栏防止海洋生物被海浪冲到大堡礁浅滩等等。虽然这些措施引起了当地企业和渔民的不满,但事实证明,这些举措起到了积极的效果。

因此我说,澳大利亚不是在效率上做不了权衡,而是不做权衡取最大值的愚笨型选手。

施明波施明波优质答主

澳洲的本科课程基本上要分成三个年头,大一,大二都是基础课程,而到了大三,才会进入你的主修课程的学习。也就是说,你在前两年学习期间,你可以申请转专业。而申请专业方向是与你所学课程有相关性的。比如说你学了一年的计算机,你如果觉得会计好,然后你又在大二的时候,选修了很多经济学的课程,那么到大三,你就可以申请转专业到会计。所以说在澳洲你可以有很多的机会去改变你的想法,转专业也是十分简单的事情。

在澳洲,很多大学实行大平台教育,所谓大平台教育也就是你在你学习期间,前两年都是基础课。在大二结束的时候,再进行你专业方向的选择。这样给予学生更多时间去找寻自己到底喜欢什么,适合什么。比如说你进了商学院,那么你大一,大二所修的都是商科的基础课,而到了大三的时候,你才需要去选择会计,金融,还是电子商务等专业。

在澳洲申请专业的时候,最重要的是你的平均分,如果你大一、大二所修的平均分很高,而且与专业课程有相关性的课程也很多,那么你是很容易申请到你心仪的专业。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