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专业是冷门吗?
是的,真的算是个冷门专业了 1.从国家层面来看 2017年颁布的《关于开展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指出,到2020年,要培养5万名社会工作者。然而根据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发布的《2019年中国社工行业发展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底,全国持证社会工作者人数达到326万,比2018年年末增加82万人,同比增长32%;而到2020年年底,这一数字预计将达到400多万。
2.从教育部招生计划来看 以2020年为例,在教育部公布的《2020年全国普通高校设置审批结果》中有关于设立本科专业的备案结果显示,共有44个院校获批新设社会工作专业(以下数据来源于教育部网站),相比上一年减少了7个。而在《2020年全国普通高校名单》中则显示,共有986所本科院校开设了社会工作专业。
注:因为部分院校开设的专业有多个代码,所以总计数量比986要多一些。 根据上述文件数据显示,2020年高校增设社会工作专业(含本科和专科)的数量要比去年少27%,且本科层次少于去年1/3。值得注意的是,这已经是今年该专业第二次“遇冷”了——在刚刚过去的5月份,教育部公布的第一批高等学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名单中,包括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等在内的20所高校上榜,而此前公示的名单中则有32所高校入列,可见有12所学校退出,占比达1/2。
综合上述两组数据可以看出,无论是申请设专业还是入驻高校,社会工作专业的门槛都在逐步提高,可以预见今后社会工作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将迎来更严格的监管。作为刚成立不久的社会工作硕士,需要更加严格把控招生质量和水平,不能降分录取或者大幅扩招来完成招生指标。 随着越来越严格的专业准入和人才培养机制,社会工作作为一个专业性的求职方向会逐渐被更多人接受和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