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具体有哪些课程?
临床专业(5年制,本科)的课程设置: 必修:医学统计学、计算机基础与程序设计、组织学与胚胎学、病理生理学、病理解剖学、药理理学、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 中选:生物化学、神经病学、心血管病学、传染病学、免疫学、眼科学、耳鼻咽喉科学、胸心外科手术学、骨科手术学、急救医学;
选修:肿瘤学、放射诊断学、超声诊断学、核医学、心理卫生与心理健康、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养生学、中医骨伤科学、针灸推拿学、美容学。 以上课程根据授课计划完成相应学分后,即可获得医学院校颁发的医学学士学位证书。
本科毕业后,可报考本校或外校的研究生,继续深造。 研究生阶段分学术型和专业型两种。学术型的培养重点是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专业型的培养重点则是实践技能的培养。
专业型研究生按学科分为4个领域:妇产科、儿科、外科、内科。 无论选择哪一种类型,研究生都需要学习临床流行病学,统计分析与数据处理,计算机应用等学位课程以及相关的研究方向课程,并要撰写硕士学位论文。
在完成上述课程学习,并通过答辩后,获得硕士学位。有的学校要求通过英语考试,如托福、雅思和GRE等。 取得硕士学历后,若有意愿继续进修,可向医院提出申请,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这个培训是强制的,时间是3 年。完成培训后可获得由国务院颁发统一印制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 这个证是全国通用的,相当于执业医师资格证。
若不想继续深造,可直接报名参加考试,取得临床医学本科学历,及临床医学学士学位,参加全国统考后,即可成为正式的医生。 但是,请注意!想成为真正的医生,还必须取得卫生部颁发的《医师资格证书》才能执业,而这张证书的获得需要经过以下步骤:
①参加医师资格考试,获得“执业医师考试资格合格证明”;
②注册获取“医师执业资格证书”;
③进行“职业注册”,获得“医师执业证书”;
④申领“医师资格证书”。 有了上面的证件,你就是名医了,可以在任何一家医疗机构行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