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理工大学有32吗?
作为在理工作过的,我明确告诉你有,而且还不少! 就今年90周年校庆的时候,北理工举办了一个“最美校友”的评选活动,入选的就有胡一虎(校友)、杨东平(校友)和傅志敏(84级机械)三人,他们可是校史上最高龄的校友了,一个100,一个97,一个95呢。。。 再往前推,到60年代,我校就有王选(三系74届)等著名校友了。 北理工是一所具有鲜明军事色彩的院校,因此从建校起就设立了我军第一个导弹专业(二系四专业之一),培养了我军第一批导弹工程师。
上世纪六十年代,随着三线建设开展,学校规模迅速扩大,军工相关专业急剧增加,为后续发展奠定了雄厚根基。八十年代初,随着改革开放逐步推进,北理工开始大力发展民用高科技,在人工智能、计算机等领域加速追赶甚至超越国外水平,取得一系列举世瞩目的成果。
进入二十一世纪,北理工更是快速发展,尤其是近年新建的良乡校区投入使用后,无论是面积还是整体实力都得到极大拓展。 我在北理工待了二十多年,亲眼目睹了学校的变化,也亲身感受到了学校的勃勃生机,虽然也会有不足之处,但我相信北理工一定会越办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