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美国学校绩点要多少?
这个问题问得太宽泛了,我试着以我比较熟悉的LAC为例来解答。 首先,明确一点,GPA不是衡量学生是否“优秀”的唯一标准(虽然通常是重要标准之一)。
举个例子:假设A同学和B同学都获得了某项目的录取,然而他们的GPA却有差异——A同学的GPA是3.8+,而B同学的GPA只有3.6-。在这种情况下,通常A同学会比B同学更受欢迎,不过这并不意味着B同学就比A同学差在哪里。
因为GPA这个东西是有“坑”的——GPA高不一定代表你在这个项目里面就能学得会、能拿到高分。很多GPA高的学生,最后可能在学下去,或者在某个时间点,会发现自己根本不适合这个项目(GPA低不代表学不会)。这时学校就会选择GPA相对较低但更适合这个项目的学生。所以,过高的GPA未必是一种优势。 那GPA是不是就没有作用了呢?也不是。GPA还是说明了一个问题:你是一个勤奋的学生,你花了大量的时间去学习,也取得了不错的结果。这在许多项目里被看作是一个重要的的品质——能够坚持并持之以恒地去学习自己感兴趣的知识,并且在过程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这是很难得的。如果一个项目的老师觉得你这个人不错,性格上也比较适合自己招生的性格,那么你的GPA就不会是一个障碍。
如果同学们想要提高自己的录取率,最好的方法就是提高自己的硬件条件(GPA、TOEFL、SAT/ACT分数)的同时,再补充一些软性条件(课外活动、科研、实习等)。这样在申请的时候才能游刃有余。 至于各个专业对GPA的要求并不一致,而且与申请者所处的申请阶段也有关系。例如:
1) GPA对于申请研究生的项目来说要求会更高;
2) 对于申请早申请ED和EA的学生来说,GPA的要求会放宽,因为这部分学生的名单提前一年就被锁定了,因此学校不会担心给学生发offer后学生会放弃;但是申请RD的同学则不同,校方会对学生的GPA更加看重。
总之,GPA不是一个万能的法宝,但是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不堪。希望大家不要过于苛求,也不要随意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