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为什么叫澳村?
说一个冷知识,澳大利亚有个城市叫做“巴厘”( Bali ),因为太像印度最著名的度假岛屿巴厘岛了,经常被误认为是巴厘岛或者在巴厘岛周边。实际上它们相隔万里之遥。那么,为什么澳大利亚会有个巴厘呢? 因为这里曾经有印度尼西亚的移民在此定居并开垦。 印度尼西亚的群岛地理条件决定了其内陆交通不便,航海技术又远落后于欧洲国家,因此当西班牙和葡萄牙在亚洲沿海建立殖民据点时,只有马来半岛上的马六甲海峡成为东西方贸易的重要通道,而澳大利亚这块大海洲则成了“无足轻重之处”。
虽然如此,由于地球自转的原因,南半球的海船可以借助风力多走很多路,使东南西北四方的交流都有望通过海洋实现。所以从15世纪开始,澳大利亚东南沿海就逐渐有了欧洲人的踪迹——最初是荷兰人来到塔斯曼尼亚,继而英国人在维多利亚州南部建立了第一个殖民区。但澳大利亚北部的土著对欧洲入侵者的到来并不在意,仍然过着与世无争的日子。直到1768年詹姆斯·库克船长再次来到塔斯曼尼亚时,才正式发现了澳大利亚的北部海岸。
不过,此时距离澳大利亚首次被欧洲渔民和探险家发现已经过去200多年了,而且这些新来的人并未对当地原有居民产生什么影响。到19世纪中叶,澳洲西北部仍不见有人定居。 后来,澳洲北部开发的主要推动力来自金矿。早在1843年,就有人在新南威尔士州弗雷泽河谷发现金矿。此后,西澳和北领地也有金矿被发现。随着大量矿工涌入,一条新的铁路也修建起来。
然而,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些金矿的采矿方法极为原始,所用的工具竟然是中国明代传过来的,由水力和人力共同操作。 中国明末清初时期,西方各国已经进入了蒸汽时代,中国却仍沿用着人力、水力的采矿业,这种工艺一直延续到20世纪初。
除了淘金热吸引欧洲人前来,澳大利亚的种植园和经济作物(主要是甘蔗和烟草)也起了重要作用,尤其是在巴厘。 1824年开始,一批批的华人开始在巴厘从事甘蔗种植业,他们带来的技术与资本让这片荒地重新焕发生机,当地以种植甘蔗为主的经济也开始腾飞。到19世纪60年代,巴厘几乎全是澳大利亚最大的种植园,以生产蔗糖和烟草为主的出口经济也让巴厘成了澳大利亚最重要的海外贸易港口之一。
华人不仅在巴厘经济中发挥重要作用,还在当地政治中颇有影响力。例如,华人在1869年设立了第一所医院,又在1876年创办了第一所英属殖民地的中文学校。而最早成立的澳大利亚华人社团,也是在这里。 所以你看,尽管澳大利亚是个白人占绝大多数的国家,但是历史上却曾在西南角留下了许多印第安人和亚洲人的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