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大学院区别大学?
首先明确一点,日本的“大学”与中国的“大学”概念不同。 在中国,“大学”泛指高等学府,而日本则专指国立、公立大学的学部(即本科部)以上,不包括短期大学、专门学校等。
日本的大专院校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综合性的大学,另—类是专门性的学院,后者再细分的话还有学科性和非学科性之分。 所谓综合性大学指的就是文法理经工医等各科皆有的学校,这类学校一般设立有学部和大学院(即研究生院)两个级别的教育机构;
文科专业一般在学部就有,理科专业则在大学院。 比如东京大学设有文学部、法学部、经济学部等10个学部,东京工学院则有工学部、自然科学部等5个学部。 各个学部之下再设若干学科,如东大的人文学院下设的文学部,分设日本语言文学、英语语言文学、德语语言文学等诸多学科;理工学院的工科设化学工程、冶金材料工程等26个学科。 每一个学科都是由一个或多个教授组成的教研室负责教学科研工作。
学生入学后,按照学科设置上课,期末考试合格了才能取得该科的学分,全部科目及格且修满指定学分即可毕业。
当然,任何一所学校的设置都不可能像中国这样按学科划分得如此细致——要知道,日本的大学都是综合设置的! 如果跨学科选课的话,其实也很常见。
比如文科生想选理工类的课程,只要该门课程没有限定理工科的专业,并且你在修这个学科的时候能跟得上进度、通过考试,就可以跨科选修了。 但是反过来就不行,即理工学科的学生不能选修哲学院的课程。 除了文理兼收以外,同一个学科的不同课程也是可以相互搭配学习的。以经济课程为例,东大的经济学部就设置了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统计分析法等多个必修科目以及数量论、博弈论等众多选修科目。
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学习计划灵活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