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换生算不算留学生?
近年来,我国对于海外的留学人员十分关注,相关部委和学校开展了各种形式的“交流生”计划,吸引优秀的中国学生到海外高校进行短期学习。这类学生往往只在国外呆半年到一年,然后要马不停蹄地赶回来,所以并没有太多时间真正融入国外的生活。对于这样的学生,教育部准其回国后免试申请国内本科考研或保送资格。但准其保研或考研,就意味着要其放弃国外大学的继续深造。而部分准保送的学生,还可能因不愿放弃国外的机会,而与保送资格失之交臂。 究竟该不该给这些学生保送或考研的绿灯,国内教育界对此争议的沸沸扬扬。尽管,教育部相关官员已多次澄清,这种短期“交换”出国留学,并不是国家公派,所以不能享受国家留学基金会的各种待遇。但这种“交换生”是否该享受优惠,仍引发了大家的热议。
笔者认为,这些学生应享受优惠。这是我国扩大教育开放,深化教育的国际交往,是我国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中,一个有效方式。而且只要学校审核、推荐认真,这样的选拔应能促进中国学生更全面的成长。学生出国,直接接触了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开阔了眼界,有利于其今后更好地接受国内系统的学术训练。而通过在国外的亲自涉猎,或许国内所学的知识更能激发他们的科研灵感。而能在国内免试直接读研或保研,也可以减少他们经济上的负担。
但遗憾的是,国家对于“交换生”的保护和鼓励措施尚不完善。“交换生”出国,既无护照,又无留学手续,身份尴尬。这就使部分国内高校和基层教育行政机构在管理上无所适从。虽然教育部已规定,这类学生不能享受国家留学基金的各项待遇,但校方仍应给予这些学生以特别照顾,在学费和生活费上使其免受经济上的压力。高校应制定一套针对“交换生”的特别管理制度。地方留学服务中心,也应有专人分管此类学生的工作。同时,有关部委也应尽快明确“交换生”的身份,使学校能依据政策制定相应对策,解决“交换生”生活中的后顾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