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留学生有钱吗?
最近,一则新闻中报道:一名刚刚获准升大学的女学生为了让父母高兴,竟在一个月的时间里挣足了大学四年的学费:120万缅元(约合4440元人民币)。
这名女学生名叫觉秋蒂,家住缅甸掸邦北部,18岁高中毕业后考上了一所学费不高的人口专业毕业学校,每年只需24万缅元,但为了让父母早日过上好日子,她决意辍学外出赚钱,她说:“我一个月能挣15万缅元,即使不用上学,我也能挣够学费。” 这样的故事不免让人深思,在缅中边境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要么辍学在工厂流水线打工,要么就在家潜心学习中文以谋取华人老板的高薪聘用合同。而在从缅北到内地的旅途中,更是活跃着一群群以盗窃、贩毒为主要业务的青少年。他们为何如此?
经济原因
这要从缅甸的教育说起。二战后, 缅甸联邦共和国(The Union of Myanmar)成立。此后, 缅甸先后于1952年、1961年通过了两部教育法。根据这两部教育法, 缅甸实行9年制免费义务教育。但是, 由于缅甸长期内部的军人政府统治和外国民族的武装长期割据, 教育制度受到严重的破坏, 加上缅甸经济十分落后, 教育经费严重不足, 教师工资不能按时发放, 教学设备极度缺乏, 使得本来就不完善的教育体制日益败坏, 高中教育基本上是为升学做准备, 大学教育更加远离科学文化和专业技能。
缅甸是东南亚国家联盟成员国。在21世纪初, 缅甸经济陷入困境, 大部分公民生活在贫困线上, 大部分职工工资只能维持最基本的生活, 社会福利甚至医务人员和教师工资也难以保证。
虽然, 缅甸政府对教育投资相对较少, 但由于军人政府对缅民族严格控制, 缅族的适龄儿童不失学就足够了。而对于其他民族, 尤其是蒙、掸、克伦、钦等弱势民族的适龄儿童来说, 教育则是一种可望而不可即的幸福。
生活环境因素
缅甸北部的生活环境更影响到人的心理、性格和观念。从缅北的山区到城市, 生活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人们的眼光、思想变得更加开阔。对于长期生活在闭塞的山区里的娃娃们来说, 城市的生活更充满着诱惑。
在这样的环境与背景下培养出来的孩子, 与生活在城市里的娃娃相比, 无论是眼界还是综合素质都有很大的差距。他们的孩子大多过早地接触社会, 接受城市里的不良风气, 甚至成为不良分子的教唆对象和帮凶,为将来走上犯罪之路打下了思想基础。
另一方面, 国内的同龄人又都是来自家境不错的家庭, 这样, 来自缅北地区的留学生就自然处于劣势, 经济上的窘迫, 加上内心自卑、寂寞和孤独, 是大部分缅北学生犯错误甚至走上犯罪道路的心理因素。
提高素质教育
要减轻缅北留学生的心理负担, 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防止他们走上犯罪道路, 部队和学校应当为他们多创造条件, 增进他们之间以及和学校领导、老师的联系, 使他们在学习之余, 找到倾诉内心苦闷的出路。同时, 要帮助他们学会独立生活, 增强他们自立、自理意识, 养成勤俭节约、讲究卫生的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