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是食品销售好做吗?
我18年来到墨尔本,在Toorak开了家杂货店。刚开始什么都不懂,也不知道投资多少会合适,就投了50万澳币,大概250万人民币,店面不大,40平米左右吧。刚过来,语言也不好,就雇了一个当地的人做经理,全权负责这家店的一切事宜。 刚刚开始进入超市卖场渠道的时候,因为对市场不了解,所以并没有投入大量的广告来宣传,只是做了简单的HORECKA和铺货,然后就坐等客户上门。但是这样一来的后果就是销量非常少,一个月下来营业额不到5万澳元(这里指的营业额指的是销售收入减去销项税后的净收入)。当时真的是欲哭无泪,感觉钱就像流水一样从手中流逝。这个时候我就开始改变策略,我让店员主动上门去推销我们的产品,给消费者发宣传单,提供试吃等等方式来吸引顾客。同时我又在想,为什么顾客来了店里之后就会购买呢,是因为我店里的商品便宜还是质量好?经过仔细的分析我发现自己店的优点是品种齐全,什么都有卖,但是价格确实没有优势;而其他商家则是某一两种产品的货源特别充足,价格便宜。于是我就改变了战略,我在保持店里货物充足的同时,减少了某些产品的备货量,增加了进货频率,这样做不但节省了成本还做到了即时新鲜。更重要的是,这种做法很快就吸引了消费者的注意,她们认为我的店是新开的,而且正在搞促销活动,所以就蜂拥而至,我现在的销售额已经远远超过了我当初的预期,一天能达到6-7万的销售额。但是我并没有因此扩大店铺规模或是增加人员,因为我认为现在这个阶段应该精耕细作,把现有的客源服务好,做好口碑,而不是盲目地扩张。
除了超市卖场渠道外,我现在又新增了8个线上的销售平台,准备开通电子商务渠道,让更多的人能够轻松地买到我店里的商品。虽然有时候会觉得累,但是看到每天的订单像雪花一样飞来,一种满足感油然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