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读研挂科怎么办?
首先,需要了解香港各个院校的研究生的考核制度。 香港的大学大部分是采用“申请+面试”的形式招生的。也就是你在海投简历的同时,如果有学校觉得你适合他们专业的录取条件,就会给你发面试通知(部分专业有笔试)。通过面试之后,他们就会发送录取通知书给你。 但是有的院校有些专业是采用“申请+笔试+面试”的形式选拔学生。比如香港科技大学的大部分专业都是这种形式。 还有一部分学校的部分专业是只有笔试没有面试的,比如香港理工大学的大部分专业、香港浸会大学的中文系和工商管理学院等。
以上三种情况都是有概率出现挂科的,所以不能认为“面试/笔试”就必然不会挂科了。 其次,我们再来看看遇到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办呢? 以我的个人经历来说吧!我曾经在港三就读PhD的时候,有个大陆的学生跟我同一批入学,他的本科背景比我好(C9高校本硕连读),而且他在申请的时候,还附带了一份他本科时候写的期刊论文(他本科是计算机)。在他读 PhD 的第一个学期,我是非常看重他的,经常一起讨论问题或者一起做实验。然而好景不长,在他读 PhD 的第二个学期,他就突然没来上课了,也很少跟老师和学生打交道了。经过打听才知道,他是因为科研进度达不到要求,被导师“劝退”了! 所以题主现在需要了解的是,自己的毕业论文或者毕业设计是否有很大的修改空间。因为如果科研能力不够的话,做不出具有创新性的成果,就只能在一些细节上努力。而很多细节上的努力,是有可能让你通过毕业答辩,拿到毕业证和学位证,但这样的“过关”真的有意义吗?你未来的职业生涯会因为你这次从“过关”而来的学位而顺利一些吗? 也许你会说,我就是喜欢这个专业,我想继续钻研下去。那我问你,你是不是对这个研究方向真的感兴趣呢?还是只是觉得自己当初选择它,而它又没有让你达到预期的目标而感到可惜呢?
最后说一句,我也曾经遇到过导师不同意我毕业,但学校最终还是给我发了毕业证和学位证的情况。所以我建议你,先跟你的导师沟通一下,看看他是真正的因为你的研究课题有问题而不让你毕业,还是想刁难你。因为他一旦开始了对你的打击,就不会轻易罢手。这个时候如果你软磨硬泡,说不定他能给你一个台阶下。反之,你就要做好战斗到底的心理准备了。 我经历过上述的一切后,再回到香港完成我的PhD,终于明白了对于科研而言,“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是多么的正确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