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留学日本怎么有钱生活?
鲁迅是26岁(1907年)赴日的,此时他已中举人,家境殷实。他的老家绍兴城有个鲁镇,镇上住着他的大伯父周仲翔,在镇上开一家规模较大的药店——“延熙堂”;三伯父周秉信在苏州开酱园店“余兴记”。
两家生意都不错,收入可观,家里佣人有二三十个,还有长工。 鲁迅到日本后,进入东京弘文学院学习。他跟蔡元培、章太炎等中国留学生一起住,除了每天上课外,他还得自学日语,因为当时学校不提供外语课。
他在东京的日常生活是这样的—— 早上起床,跑步,做体操,吃早饭。 上午上学,学日语,旁听别的课程。 下午上学,学日文,写汉字。 晚上读书,看杂志,学英文。 周二、四、六下午放学后和友人一起到横滨、神户等大城市游览。 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他的生活费主要来源于两个地方—— 家里的汇款,每月大约五百银元(约合今人民币五万元),足够他花销了。 二伯父给他的一笔五万银元的财产(约合今人民币五十万元)。 这笔钱是他母亲故去后,他第一次回绍兴奔丧时,二伯父如法炮制,以办理丧事为名,让管家从钱粮铺里提出来的一笔钱。因数额过大,被当地官府知晓,怀疑是赌资,还上门来追查。后来,还是管家想出办法,让账房先生将这笔款项平摊到每年的日常开支中去,这才躲过一劫。 鲁迅的堂孙周令飞曾写过一篇散文回忆祖父的生活。他说, “他(指鲁迅—引者注)在日本并没有刻意地去省钱,而是按照国内上流社会的生活方式去花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