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少教多学?
首先,“少教多学”这个提法是不正确的,以偏概全。 新加坡的教育不是少教多学,而是注重因材施教(给学生提供适合其能力与兴趣的课程)、教学进度灵活调整(根据学生掌握情况的进度调整讲课和作业负担)以及课堂内容丰富而富有挑战性(让学生在有趣而有挑战性的学习中提高自己的能力与兴趣)。 举个例子,我是新加披人,我在初中的时候修读的新加坡剑桥O水准课程,这个课程是当地中考的课程体系,跟中国体制内的中考非常相似,都是分科目考,有语数英三科必考,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各两门选三,再加上五门选修课。 每个学期会评估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来调整下一学期的教学内容,所以同一节课没有固定的老师和学生,如果这一节课你听懂了,那么这节课就是简单的重复;反之,老师会在后面帮你补回漏掉的知识。 所以学习新知与复习巩固相结合,使学生的学习不会觉得吃力,并且可以快速有效地将知识吸收并应用到生活中去。
当然,不同的学校会有不同的教学方法,也会有一些国际学校采用西方的教学方式,但不管怎么样,能够进入世界名校的学生,没有一个成绩是差到那里的,因为名校对成绩的要求也是很高的。 另外,在新加坡无论公立还是私立学校,都严禁任何形式的分班和考试,任何分快慢班的行为都会被严厉查处。所以不存在快班跟慢班之分,只会根据学生的喜好来安排课程设置,比如一个喜欢数学的学生,他的数学老师会给他提供额外的挑战,喜欢文学的学生,她的语文老师则会给她额外补充名著的阅读量和提高写作能力。 如果家长认为学校提供的课程安排不适合孩子,或者孩子在学校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例如老师/同学的霸凌,可以对学校提出投诉并且要求校方做出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