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超是澳洲人发明的吗?

闫清莹闫清莹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B超并不是澳大利亚发明的,而是美国人于1978年发明并用于临床检测的。 “超声”这个词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并不陌生,但它的真正含义和神奇之处很少人能说明白。其实“超声”就是高于人类听力范围的声波(频率大于20kHz)。 超声诊断技术的诞生要追溯到上世纪60年代,当时美国医生戈达德和弗莱依尔第一次用超声波探测到了羊水。随后,世界上第一例超声心动图出现了;到了70年代,超声技术已经可以对人体进行较详细的检测了。直到今天,超声依然是我们了解身体内部结构的一把钥匙。

在临床上,超声被用来评估心脏、肝脏、肾脏、子宫、附件等体内器官的情况。通过测量组织和器官的大小、形态以及观察内部的构造和流动,医生可以早期发现病变,判断疾病的严重程度和预后,并对治疗效果做出动态评价。除了人体,超声也可以在动物实验中应用,研究动物体内的生物学过程和疾病发生机理。

随着技术的发展,现在的超声可以借助计算机对病灶进行定位和定量,提供更为精确的信息。超声还和其他影像检查手段一样,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和伪像,需要医生和研究人员不断探索和创新,才能持续完善这一无创性检查的技术。 作为20世纪最有价值发明之一的超声技术,为医疗检查和诊断提供了重要而丰富的信息,避免了因侵入式检查带来的痛苦,降低了患者的医疗费用,并提高了生命质量。

闫桐茜闫桐茜优质答主

B超,全名为B型超声。通常,我们所说的“超声”,在欧美国家称之为“超声波”,属于医学上高频(超过20000Hz)、定向发射以及传递能量的声学诊断与治疗技术,即“超声”是一种能量的传递形式。根据声学在人体内的传递特点、反射及回声等原理,即“回声定位”及“回声测距”等原理,可形成不同类型的声学信号,分为A型、B型、D型、彩超(彩色多普勒超声)等。B型超声,简称为“B超”,是B型超声的简称,1958年,奥地利医生多普勒(Doppler)发现“多普勒频移效应”。

上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随着微机技术和频谱显示技术在超声诊断中的应用,以及彩色技术在超声图像中的应用,人们研制生产出一种能对血液流动进行检测和成像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装置,简称“彩超”,可直观地显示血流的二维(2D)、三维(3D)乃至四维(4D)血流。B超具有安全、快捷、价廉,对人体几乎无损害,可重复检查,并能实时动态观察和显示脏器病变情况及血流变化。目前是临床上一种非常重要的诊疗手段,在疾病诊断和观察疗效、随访预后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21世纪,随着医学科技的发展,超声将向着数字化、信息化、快捷化、可视化、智能化、个体化、远程化等方向进一步发展,其应用范围也将进一步扩大,将为人类的健康作出更大贡献。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