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香港可以引进?
首先,从人口结构上看 香港的人口出生率一直很低,在2016年甚至降到了历史的低点,只有千分之七点二(相当于中国大陆的百分之一);同时由于历史原因,香港的生育高峰期是在六七十年代,当时的居民以青壮年为主,现在的香港人年龄中位数已经超过了53岁(比深圳高8岁),而65岁以上的人口比例更是达到了近20%。 根据联合国的规定,一个地区或者国家的人口抚养比如果低于百分之十五,意味着这个区域或国家的劳动力供给处于严重不足的状态,会明显削弱经济增长的动力。 而目前香港的实际抚养比已经接近十五的标准线——香港政府统计处公布的最新人口数字显示,按年龄划分,全港十六岁以下人口占比为14.7%、六十岁以上人口则达29.6%。 同时,根据联合国的定义,当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少儿(15岁以下)抚养比率长期高于百分之二十,就会进入“超老年”阶段,这意味着社会将进入深度老龄化。目前香港这一数字是二十一,并且还在不断攀升。
第二,从成本上看 因为香港的人口年龄结构问题,导致就业人口中,青壮年的比例很低,而老年人和未成年人口的比重都比较高,也就是说香港从事生产劳动的人数并不多,同时因为香港的土地面积狭小,不可能像大陆一样大规模建设保障性住房,因此无论本地还是新来的年轻人,居住成本都很高,据相关统计,香港的房价收入比已经达到国际公认的极端值(即普通家庭数十年积蓄买不起一间普通房子),高达四十多。
第三,从政治上看 众所周知的原因,中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导致出生人口大幅度下降,而香港作为中国的特别行政区,虽然也执行计划生育政策,但人口自然增长率长期处于较低水平,因此有充足的人力资本储备。另外一点,随着内地改革开放的进行,大量移民到香港的内地人逐渐回流,这也导致了香港劳动力市场的充盈。
第四,从经济上看 在过去的十多年里,香港的经济增长主要来源于房地产业和外贸行业,这两大行业的增长直接拉动了劳动力需求的上升,而香港作为贸易自由港,加之地缘关系,吸引外资和对外贸易一直以来都是强劲的增长引擎,然而近年来外贸和房地产的增长都开始出现疲态,如何培育新的动能成了特区政府当前的重要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