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浸会大学商学院好吗?
我是2017年在港大和浸大人文学部之间选择了浸会,当时因为港大有英语和中文授课的选择(我英文一般),所以被调剂到浸会的国际学院,也就是中英文授课的本科。 刚开始在想,既然都被调剂了,那就安安心心读吧。但是读了几天发现事情其实并没有这么简单。。。
首先,我觉得这个international department的教学质量真的很一般。我的专业是behavioural science (行为科学)。由于这个课程是按美国本科生教材的,有很多复杂的统计分析和模型,所以一开始的时候觉得不适应的人真的很多。老师上课基本不会管你听不听得懂,他只会照本宣科念他的书,你不懂就算了,他也无所谓。期末考试就是给你几张纸,让你自己看题目要求然后写一份短一点的解答。
我们这一届学生反映成绩评定特别不公平,有的人分数拿得多,有的人就得少,问老师她就敷衍你说你看你表现啊!最奇葩的是,我的同学有拿着同样作业甚至做得比她好的,竟然只给她60多分,而我的作业比她的还简单一点,却拿到了80多分!!!真是气死人啦~~而且我后来才知道,原来老师给你的平时分也是暗箱操作的,比如我听说某个同学没有怎么来上课,但期末考了高分,就是因为老师事先知道他要考什么内容,你只要在考试范围内答出来了就可以拿到高分数。这真的是让我对这门课和对这个学校的教学质量完全丧失信心。
当然,不是所有的课都是这样难的。我的另一门心理学的课就比较好接受。但这门心理课最后的考试很难拿高分,因为它有一部分的考试内容是需要在学术期刊里找一篇跟你的课题相关的文章,然后用自己的话复述出来。因为要复述,肯定不能照搬原文,这样就不可避免地要用到专业知识,如果你没学过这个专业的话确实很难做到。
所以最后我这门心理课拿了70多的成绩,虽然不高,好歹算是努力过后的结果。 在写回答的过程中我搜了一下关于浸会评价的问题,看到有人在问关于转专业的事情。这里我要提醒一下想转专业的同学,虽然理论上你可以自由转专业,但实际上操作起来非常困难!我在第二年申请换专业时,学校以我不能换成英文授课的专业为由拒绝了,可当时我并不知道有国际学院的设置呀!后来我咨询了一些已经在浸会毕业的同学,她们告诉我,如果非要在两个学期内转换成另一个专业,是需要走特殊申请的,而且基本无法实现。
所以希望准备申请浸会的同学们小心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