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分数制从哪年?
1969年开始实施,但是不是实行学分制的学校都普遍认可这个制度的。 什么是大学学分制呢?简单来说就是选课制加上修满一定学分的课程才能毕业的制度。
那么为什么德国要实行这种制度呢?这主要和美国当时盛行的大学生通识教育(Gemeinschaftskundliches),以及后来出现的人人都能上大学,人人都要上大学的思想相悖的。因为在德国,只有成绩最优秀的学生才能选到自己喜欢的课,成绩不够的优秀学生只能先选一些容易过得多的“水课”,这在一定程度上就造成了精英教育的理念。另外由于必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所以学生在读大学的时候没有太多空闲时间,这样也保证了学习的效率和质量。而且只要修满了规定的学分就能毕业也减少了学生的压力。 那是不是修满了规定学分就能顺利毕业了呢?当然没这么简单!首先你选择的这些课必须要通过教授或者讲师的审核,如果教授觉得你的选修课与本科的基础知识不匹配或者有漏洞,那么他完全可以不让你选,即使之前你已经选了这门课并且通过了考试。其次,虽然每个学科都有必修的科目要求,但是这些必修的科目也有难易程度之分,如果你选择了较难的学科,那么你需要多修几个难度较低的学科来补平总学分,这样才不会耽误毕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