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会大学博士会面试吗?
2018MFE面试体验 先说说自己的情况,给同学们做个参考吧~本人本硕均为金融工程方向,硕士就读于国内某财经类院校,GPA和TOEFL成绩都算中上水平(GPA3.5/4.0; TOEFL 101),实习经历比较丰富,两段咨询,一段券商,一段公募基金,若干行研、建模等课程作业。最终收到HKBU和NTU的offer,因为对NTU不熟悉所以选回了HKBU,毕竟在这边上过两年书还是有感情的哈哈哈。
接下来简单介绍一下MFE的面试过程吧,分为两天进行,第一天是小组讨论,第二天是单独面试。小组讨论的题目是关于中国股市的,给我们20分钟准备时间然后进行20分钟的讨论。我们组的6个人分别就自己准备的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然后老师开始逐个问问题,问题主要包括你对某个观点的看法以及你未来想做哪些研究等等,没有涉及太多专业知识。
独立面试的时候老师主要问了两个问题,一个是为什么选择我们专业,另一个是你对未来有什么规划。总的来说感觉老师比较和蔼,问的问题也比较常规,不会让人感觉压力很大。
对于同学们可能关心的问题我简单回答一下:
1. 学校排名高就一定好申请吗?
答:从个人的经验而言,我认为申请phd最重要的是看导师的态度,因为导师直接决定你是否能够录取。以我个人为例,虽然我申请的phd项目分数要求较高,但是我的推荐信中有来自学院的院长和系主任,并且在邮件沟通中导师表示对我很欣赏,所以在申请阶段就获得了额外的鼓励,最终成功拿到offer。因此在我看来,如果同学有中意的导师,可以先联系看看,说不定就有意外收获呢!
2. 不同项目的offer如何选择?
答:如果是我,我会选择先读MSF。首先是因为我有较丰富的quant的工作经历,而MSF在quant方面教的内容会更深入一些;其次,我了解到MFE的课程设置偏理论且难度较大,如果本科非相关专业的同学学起来会比较吃力。当然,一切还是取决于同学们的实际情况,比如有的同学想留在海外工作,那肯定选择相对难申的项目如MFE会更有利;但如果同学计划回国就业,那我建议选择MSF,因为国内的银行、券商等更加青睐应用型的研究生,而且MSF的课程设置更偏向于量化,与这些机构的要求也更相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