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艺术有什么区别?
答主本科和硕士都是学艺术设计(平面设计方向)的,所以以下回答以我了解的程度来浅谈一下这个问题: 首先,亚文化和前卫艺术的产生一样,是和社会现状以及当时人们的思想脱不了干系的。比如说在五六十年代,那个时候正处冷战时期,西方民众普遍感到压抑,需要一种能够释放压力、表达自我的形式,于是摇滚乐就产生了并迅速风靡世界;同样,在六七十年代,反越战浪潮席卷全球,人们开始寻求新的艺术形式来表达内心的诉求,于是波点皇后草间弥生(Yayoi Kusama)的艺术作品便出现了;再往后到80年代后,大众对时尚艺术品的消费需求开始急剧上升,因此安迪沃霍尔(Andy Warhol)的时装设计“秀”便应运而生……这些所谓的“亚文化”(subculture)或“次文化”(counterculture)在当时可以说是风起云涌,势不可挡。
简言之,我认为亚文化的出现是一种社会现象,是由于某一时间段内,人们对某种事物的追求在主流文化中受到阻碍,因而寻求另一种满足方式。这种新产生的“次文化”可能带有反抗色彩,也可能纯粹只是为了取悦自己,但无论形式如何,它们都是从主流文化中分离出来的,而且与主流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说到亚文化与艺术的关系,其实是很微妙的一件事情。因为任何新思想的诞生都需要依靠传播的力量才能实现其价值,而艺术也不例外。从某个角度上说,先有大众文化,然后才有亚文化,这是由大众传播决定的。 但另一方面来说,亚文化又是对主流文化的回应。无论是黑人音乐还是嬉皮士运动还是波点女王的作品,可以说都是源自于生活,但又都是对主流文化不满的表达——虽然这些表达或许丰富多彩并且极具创造力。但是当我们说某件艺术作品属于亚文化时,其实意味着这件作品与主流文化相比,是在形态或者观念上更偏向小众群体。但这并不是说,亚文化就不能体现流行特征了,只能说它更加倾向于小群人的审美趣味。